月博

金元中超审视:留洋半成品哄抢成灾

  • 发布于:2024-12-30 13:13:00
  • 来源:24直播网

记者寒冰报道,“金元中超”现象对中国足球的冲击不仅在于未能同步建立完善的青训体系,还在于其对本土球员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掠夺。这一现象给中国足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自2015年以来,中超俱乐部开始疯狂哄抢正在海外留学的“半成品”球员。像恒大这样的俱乐部,不惜重金从葡萄牙以200万欧元的高价买回年仅18岁的李源一。而后,恒大又回购了马竞B队的徐新和葡萄牙马夫拉的韩鹏飞,这两位球员虽然只效力于低级别球队,但也被炒出了高达830万欧元的天价。

随后,这种哄抢现象愈演愈烈,中超俱乐部纷纷效仿,就连中甲的权健俱乐部也一口气签下了向柏旭、晏紫豪、刘奕鸣、张修维等四名正在海外留学的球员。这种状况不仅仅局限于恒大、苏宁、权健等资金雄厚的俱乐部,富力、泰达、鲁能等俱乐部也加入了回购留洋球员的行列。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到2019年,至少有65名年轻的留洋球员回流国内,其中不乏韦世豪、杨立瑜等知名球员。

这些年轻球员原本有着在欧洲联赛继续锻炼,争取更高级别联赛机会的可能,然而他们最终还是抵挡不住国内超高溢价的年薪诱惑。他们带着留洋的光环回国,然而大部分却并没有在欧洲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低级别联赛站稳脚跟。他们的转会费动辄在2000万至3000万人民币之间,甚至有的球员的转会费传言高达惊人的1亿人民币。

这种局面对于中国足球的青训根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原本被国人寄予厚望的西葡留洋潮,在离谱的溢价哄抢下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本应在中超俱乐部资本空前规模涌入的大背景下,有更多中国年轻球员前往欧洲深造,结果却是“半成品”回流,进一步加剧了中国足球95后这个年龄段的人才储备危机。

“金元中超”将留洋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大量留洋球员没有在当地真正站稳脚跟,就凭借留洋的光环回国捞金。他们的个人生涯上升空间也因此而受限,这对于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无疑是极为不利的。这种现象必须引起足协和社会的重视,我们需要寻找更加合理和科学的青训模式,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阅读: 青训 林良铭 半成品 金元中超 中超俱乐部

最新资讯
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