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博

体坛:足协勿视准入规程为虚设,适度降标。

  • 发布于:2024-12-25 13:04:00
  • 来源:24直播网

在12月25日,我们见证了中国足坛的一个热议事件。韦世豪等球员公开对中国足协公布的第二批清债名单中部分俱乐部的“清债成功”提出质疑,这一行为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即将到来的2025赛季中国足协职业俱乐部准入审核的可信度的担忧。

对此,《体坛周报》的记者严益唯在其文章中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足协不应该将职业俱乐部准入规程视为一种装饰或者摆设。他认为,现行的2018版《中国足球协会职业俱乐部准入规程》虽然明确规定了准入审核的程序和标准,但实际上,足协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从历年执行情况来看,足协的准入审核过程并没有严格遵循《规程》的要求。按照《规程》,足协应该在每年的3月15日前开始受理下一年度的准入资格申请,并在10月30日前完成所有的审核工作,公布最终的准入名单。然而,自2017年底《规程》颁布以来,中国足协往往都是在赛季开始前匆忙宣布准入名单,而且俱乐部递交材料的时间也经常被拖到前一赛季快要结束时。

更为严重的是,足协在今年的时间节点上再次出现了拖延现象。按照《规程》的时间节点,今年3月15日之前就应该通知俱乐部递交2025赛季的准入申请,但直到今年10月10日才下发通知,而到了12月20日才公示了第二批清债名单。据媒体预计,真正的准入名单可能要等到2025年1月上旬才能公布。

此外,《规程》还设立了地方足协与中国足协两层审核机制,并给予了长达三个月的审核材料时间。然而,这些规定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地方足协和地方俱乐部之间的沟通不畅、审核不严等问题频发,导致很多不实的材料得以递交到中国足协。即使有违规的俱乐部“漏网”,中国足协也只有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进行审查。这种管理方式显然不利于中国足球的长期稳定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专家建议中国足协在面对合规俱乐部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那些存在欠薪问题的俱乐部的实际情况。在制定新的时间表和公布原因时,应与各俱乐部进行充分沟通,并严格按照新的时间表进行操作。同时,对于那些欠薪金额不大的俱乐部,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准入标准,但必须以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并对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总的来说,中国足协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执行每年的职业俱乐部准入审核工作,不能再让这一规程成为一纸空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未来出现更多的争议和混乱现象。对于中国足球而言,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相关阅读: 审查 中国足协 准入规程

月博